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文明乡风浸润心间......盛夏,信步于黔东南州岑巩县思旸镇的乡间沃野,一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映入眼帘。
生态宜居的思旸镇盘街村(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在黔东南州级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点盘街村,一排排以美丽乡村、绿色生态等为主题的“彩绘墙”引人注目。在村委办公室,各单位组成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工作人员,按照清单一项项对照推进工作进度。
(相关资料图)
盘街村是该镇乡村振兴示范点,当地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突破口,确定了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等各项重点工作,短短几个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我们将‘庭院美化’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组建庭院美化工作组,由‘村干部+网格员+组长’分片负责,扎实开展美丽村庄建设、推进‘和美城乡 四大行动’出实效。”据盘街村党支部书记边兴鹏介绍,目前,盘街村聚焦人居环境提升,共组织召开院坝会等10余次,征求相关意见建议30余条,并建设雨水水沟排水1006米、庭院美化1467米、防护栏2435米、村文化活动广场改造512.5㎡等附属设施建设,“真正让村民成为乡村环境治理的参与者、美好环境的缔造者、幸福生活的共享者。”
盘街村农家书屋,小朋友快乐地读书学习(黄鹄 摄)
“现在村上的环境好了,道路硬化了,修建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茶余饭后,还可以去跳跳舞、看看书,很不错。”谈到村寨的变化,村民田昌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磨寨村,一块块标准的西瓜大棚与省道、河流、村寨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产业画卷。随着西瓜的陆续成熟上市,瓜农们在种植基地里忙着采摘;公路旁,一排排摊位正在售卖西瓜,处处洋溢着一派丰收的喜悦。
“现在市场批发价是一块八到两块,各地商客都来买西瓜,效益十分可观。”西瓜种植户杨启良通过种植40多亩大棚西瓜,实现了亩产量8000斤,全年总产量30万余斤;良好的收成和效益,令他有了留在村里发展产业的底气。
磨寨村的西瓜基地迎来成熟上市(万再祥 摄)
而桐木村根据村情实际,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坝区优势等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瞄准市场,因地制宜引导农户规模化种植订单高粱产业,打通群众增收致富新道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思旸镇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农业产业为支撑、以美丽乡村为依托,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组织方式,大力修建基础设施,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等。
桐木村高粱长势喜人(黄鹄 摄)
在具体工作中,思旸镇紧盯“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布局,通过支部引领树“风向”、整合资源筑“起点”、订单生产开“新线”、交流互助出“新路”,稳步推进杂交水稻制种、油茶、西瓜、稻田鱼、高粱等支柱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奋力打造成融入大湾区“桥头堡”产业转移基地,持续助力村集体经济、群众“双增收”,加速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思旸镇已经形成以盘街村“水稻+油菜”、磨寨村“水稻+羊肚菌”、岑峰村“油茶+中药材”等复合轮作发展模式,全镇共发展杂稻制种3004亩,油茶种植2100亩、中药材种植2000亩、精品水果4320亩;其中以“党建+合作社”模式种植杂稻860余亩,实现产值达220余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23万余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沈安永
编辑 蒋鸿琪
二审 石含开
三审 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