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田野考古业务汇报会”在省会举行。在这场“田野考古群英会”上,国内考古专家对过去一年河北20多项主要考古成果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其中,石家庄灵寿西木佛墓地发现河北商周考古领域数个“之最”;自2015年开展考古工作以来的行唐故郡遗址也有新发现。

沉睡3000年,一醒惊四方。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灵寿县文旅局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西木佛墓地位于石家庄市灵寿县西木佛村内,墓地位于滹沱河沿岸,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本年度发掘面积为500平方米,发现晚商西周时期及唐宋时期遗迹100余处,主要文化遗存可分为墓葬遗存、祭祀遗存、生活遗存三类。据介绍,西木佛遗址是近年来太行山东麓滹沱河流域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商代遗址。遗址墓地排列有序,高等级墓葬分布相对集中,其中的“甲”字形大墓是河北省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同时期商代墓葬,而晚商时期车马坑在河北地区更属首次发现。

西木佛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探讨太行山东麓晚商至西周时期文化演进轨迹提供了丰富材料,是对滹沱河流域商周之际考古学文化研究的一次重要补充。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鹏为表示:“石家庄地区商文化面貌丰富,遗址众多。诸多遗址的发现、发掘与研究,对认识早商以来太行山东麓特别是冀中南地区商人族群发展脉络和物质文化,同时揭示这一地区商代重要聚落建筑形态、组织结构形态及先民的精神信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商周时期冀中南地区与周边各地区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可以突出意识到冀中南地区作为商王朝核心控制地带的地位及影响。”

故郡遗址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城之北十公里故郡村,自2015年开展考古工作以来,先后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和“2021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多项考古发现填补空白。2022年,行唐故郡遗址发掘面积400平方米,遗存时代包含新石器、春秋晚期、战国早、中期及北朝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期间,考古人员清理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后岗一期文化、东周文化遗存,进一步扩展了故郡遗址分布范围和遗址文化时代内涵。故郡城址环壕内侧区域的发掘,深化了对城址历史沿革、文化内涵新的认识。同时,实验室内二号车马坑三号车的发掘与保护,为故郡遗址及东周时期车马形制结构及车马制度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齐瑞普表示,行唐故郡遗址主体年代为东周时期,是鲜虞—中山国早期阶段的代表性遗存,体现出北方戎狄族群与华夏文化参半的文化属性,对于建立和完善鲜虞—中山国考古学文化序列,探讨东周戎狄等北方族群的华夏化进程乃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刘迪 实习生 马鸣达

推荐阅读

更多 >

最近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