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孝义市下堡镇昔颉堡村,村民们正在采收板蓝根。本报记者李全明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田间。日前,在孝义广袤田畴,农民忙碌不停,备农资、耕农田、浇春水、剪新枝,为全年丰收打基础;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察农情、作指导,为全年丰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春耕备耕“加速度”
趁着大好春光,孝义市富东农机专业合作社8台旋耕机开足马力翻地、平地、深松……在阵阵轰鸣声中秸秆被粉碎还田。 富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忠介绍:“我们合作社去年已在拖拉机上安装了无人驾驶辅助系统,开起来速度快,走得也比较直。对无人植保机全部进行了更新换代,操作更省心,效率更高。新的植保机每天能打七八百亩的农药,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截至目前,已经旋耕了2000余亩,春耕备耕物资已经备足,为4月20日播种作了充分准备。” 土地旋耕过后,合作社将适时组织施肥播种,继续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500余亩。 在该村力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智能蔬菜大棚,农业机械大显身手,大型旋耕机在棚里松土整地,撒肥车装满有机肥料向良田播撒,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勾勒出一幅流动的春耕生产图。 该社社长霍孝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去年10月份开始建60个腹背式大棚。目前正在施有机肥、旋地,大概再有10天作业,所有准备工作就完了。现在已开始定植西红柿,这种西红柿属于硬果西红柿,6月初上市,7月底就销售完了,紧接着再种一茬,都是统一品种、统一订单、统一销售到南方市场。”
专家指导种冬谷
近日,在柱濮镇如来村田间,正在进行谷子早春顶凌春播。只见一台大型农机正在穿梭作业,开耕、取土、铺埋、播种等工序一气呵成。 记者了解到,这是一种专门针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旱作农业新技术。这种新技术要求,上年立冬后土壤封冻前或来年早春刚解冻时播种,不仅能大幅延长播种期,还能有效利用土地化冻时的墒情保证出苗率,起到防春旱、增产的作用。 为推广好这项新技术,该村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作指导,根据当地土壤特点和气候条件,发展起特色种植业。2022年,该村党支部又领办成立了丰农农业农机合作社。通过多方考察,合作社引进梯台式全生物降解地膜膜上覆土机穴播冬播技术,当年冬天开始试验播种80余亩“晋谷56号”新品种谷子。 据如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盈斌介绍,他们合作社主动对接农科院专家,赴长治考察调研,最终确定了冬谷种植项目。冬谷具有生长周期长、产品品质好、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截至目前,如来村是吕梁首家开展冬谷种植的村集体。今年,该村谷子种植面积将达到170亩左右。 如来村在整村搬迁进城后,村“两委”利用村里宅基地复垦新增的耕地,将谷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为村民提供更多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
中药材产业“钱景”好
近日,在下堡镇昔颉堡村南山上,村民正跟在采挖板蓝根的大型收割机后面,依次采收、捆苗、搬苗,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据记者了解,去年,该镇结合本地地理环境,进行了多方调研考察,通过与企业合作,采取政府供苗、合作社种植、企业保底回购的方式,成立了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并将其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 截至目前,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共种植板蓝根500余亩,预计亩产量200-250公斤,同时提供就业岗位30个,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渠道。 下一步,下堡镇将进一步增加中药材的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巩固提升中药材品质。同时,新建的下卫底村连翘育苗基地,已培育出100余亩连翘幼苗,“钱景”广阔的中药材已成了该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希望。
本报记者李全明 通讯员张世川